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

如何幫助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兒??

1. 了解幼兒的起步點
在幼兒入學前,學前機構應認識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情況,從家長方面了解幼兒的一般能力和表現,為有需要的幼兒設計適當的課程。若發現幼兒仍未能適應,應與家長協商是否需要轉介服務。
2. 留意差異的出現
教師應留意幼兒的日常表現和成長情況, 並為每位幼兒設立「學習歷程檔案」, 記錄發展和學習過程, 並可作為評估的紀錄。若發現學習差異是學與教策略所致,就需要作適當調整;若學習差異是幼兒個別的問題, 教師就需要多與幼兒和家長溝通, 設計合適的策略及作適時轉介。對有學習表現超卓的幼兒,教師也應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足夠的支援,讓幼兒的潛能得到最佳發展。教師應接納幼兒的學習差異,不必要求有劃一的表現。
3.學習內容多元化
教師可靈活地設計不同類型的遊戲和學習活動,涵蓋不同學習範疇,發展幼兒各種基本能力,正面和積極的價值觀和態度,並且利用幼兒熟悉且感興趣的事物,提供探索學習機會,藉此提高學習動機,鼓勵正確的學習態度。
4. 調整教學方式
教師應避免只跟從教材套的安排,硬性要求幼兒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教學活動。教師宜因應幼兒的興趣選擇學習的題材,和按照幼兒的能力調校學與教的步伐。
5給予幼兒鼓勵和讚賞, 從而建立幼兒的自信心和提升幼兒學習的動機。
6.改變分組方法
把不同能力甚至不同年齡的幼兒安排在同一組內, 培養幼兒的協作能力, 發揮互助精神之餘, 亦能讓有需要幫助的幼兒藉同儕協助而得到改進。學校能營造一個共融的環境,有助幼兒學懂尊重和接納需要幫助的幼兒。

教師的角色??

教師的角色??
要把幼兒教育理念落實到幼兒的學習生活中,前線的教育工作者確實擔演著極重要的角色。教師作為課程的執行者, 他們對課程理念原則的掌握,以及活動前的準備和進行時的態度和技巧,都直接影響課程推行的成效。教師在推行日常課程時,應視遊戲和學習、教育和照顧為一整體,這對幼兒的全面發展起了互相促進的作用。隨著社會的不斷轉變, 教師需要有豐富的知識、掌握新概念和技巧的能力,才能滿足求知慾強、創作力高、想像力豐富的幼兒需要。教師既要培育幼兒成為終身學習者,自己也應身體力行做個好典範,努力充實自己,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、能力和態度。在課程改革的大藍圖下,教師在角色上也有些重要的轉變:不單在於傳授知識, 更要協助幼兒建構知識; 不單是推行已制訂的課程,更要積極參與機構的課程發展。

兒童是怎樣的??

兒童是怎樣的??
幼兒的成長發展有一定規律和特質,除了從兒童發展心理學去認識其特質和發展需要外,要了解幼兒,也需要從其家庭、社會的文化處境去辨識。幼兒是學習的主體,是天生的學習者,有建構知識的能力。他們在家庭、學校和社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和物, 這些都是他們學習
成長的主要媒介,也對他們的成長發展,有重大的影響。
幼兒各有自己成長的時間、速度,各有其興趣和能力,教師要認識和尊重每個幼兒的發展獨特規律,讓幼兒積極主動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基礎上發展和提升。幼兒發展主要受到遺傳、環境及教育三大因素所影響。其中先天遺傳部分可改變的空間有限。另外兩個因素則可以透過家庭、學校, 以至整個社會的互相配合, 使他們都得以健康成長。兒童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幼兒在不同年齡, 會依隨發展規律, 循序漸進地成長。然而每位幼兒的成長速度不一, 在不同的發展範疇, 也有不同的能力表現。